千年敦煌,不灭传承
班级:七8班 姓名:胡舒然
冒险家斯坦因装满了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劲厉的寒风在残垣颓壁间时断时续呼啸着,凄艳的晚霞同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正在滴血。
从北大毕业的她,只因当时对精美壁画的一瞥,便深深陷在其中。堆积的流沙,严酷的寒风,被沙土掩埋的洞窟,已残缺不齐的壁画,都没有阻止她留下的决心。她怀着对民族文化的敬重与热爱,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荒野大漠中最后的极乐净土。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
樊锦诗这一代人的共同努力,再创了一个辉煌的莫高窟!伴着驼铃悠长,大雁悠悠西归;阵阵黄沙飞扬,停在半掩的门上,似有无限风光……
我有幸曾去莫高窟参观,那番景象仍令我记忆犹新:两侧壁上,头戴金冠,身着华服,脚踏金蓬的飞天。那长长的彩带散下,划出漂亮的弧,并随环抱半拢的琵琶,透着些许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飞天或绕在佛陀的头顶,或飞翔在极乐世界的上空。有的昂首挺臂、腾空直上;有的半立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手托花盘、凌空飘游……正如李太白所乐:“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莫高窟始建至今,已有1652年。樊锦诗参与的“敦煌保卫战”已跨越半个多世纪,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守护民族文化的使命至今仍在继续。虽然有愧于家庭子女,怠慢了自己,但她却用一生的守望,实现了莫高窟彩塑、壁画的永生,实现了古迹保护与创用的双赢!
如今,敦煌文化已闻名中外,享誉世界。樊锦诗创建的“线上莫高窟”,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的《飞天》表演……独有的千年文化,以众多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莫高窟的缔造者们穿越了千余年的历史迷雾,他们从先秦走来,经历南北朝的纷争,见证了盛唐的繁华,也体验过五代的争扰。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为了保护与弘扬民族文化,他们将梦想的火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
此刻,我站在这片土地,感受到脚下流沙承载着他们从未磨灭的信仰与热爱。看,神州大地上星星点点的心火,照亮了华夏的上空,庇佑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听,几千年的木鱼鼓号仍响彻在苍茫大地上,吹进了僧侣、农民、画家,和我们无数华夏儿女的心中。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与信仰,将由我们接棒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