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荐】文学创作:沪上漂流记【2022-10-13】

文学创作:沪上漂流记【2022-10-13】

文学创作

沪上漂流记

闵行区交通大学附属第二中学

初中八年级(初二年级)2班徐曼云

       哗啦哗啦,我是一只褐色的船桨,置身于时代的浪潮。我为自己而自豪,因为我是上海市市标中的螺旋桨,象征着上海的乘风破浪、不断前进,上海因我而闪耀。

黑夜罩“沪”

       伴着溅起的浪花,我跟着小船一摇一晃来到上海:在这里,我遥望黄浦江畔,古旧的弄堂边,黄包车夫拖着灌满黄色泥浆的裤管,一摇一晃,扛着车梁,载着一方小小的车厢。在这里,我痴迷于岸边飘来的清香,那里有华丽西装、金色眼镜的浓郁香水,那里有豪华租界里咖啡馆弥散的醇厚气息。在这里,我用桨声为来往的墨客伴奏:他们用纸笔,蘸了黄浦江的深情水,书写着那一代都市作家的焦虑与矛盾,他们说这是“造在地狱上的天堂”,有着怪兽般的洋栈“蹲在暝色中,闪着千百只小眼睛似的灯火”。

       在那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沉沉的夜幕从不收敛它的黑暗,它吞没了旧上海往日的淳朴与祥和。在这样的黑夜里,我昏昏睡了过去......

夜不闭“沪”

    “砰!”一声枪响,把我从睡梦中拽了出来。我环顾四周,岸边,一条长龙堵塞旧上海的街头,咆哮着,踏着血与泪的不甘前行;那长龙的脊背上竖起一条条罢工横幅,书写着那群青年学生的愤愤不平。终于,黎明破晓,在黄浦江滔滔流水的哺育下,一颗红星照亮了东方,孕育出了一个新生命--中国共产党。睡熟了的上海在他的召唤下渐渐苏醒,睁开朦胧的双眼,卸了落满灰尘的睡衣。这里,上海人同全民族一起,拱起了一条通往独立的大路,让红星在北平冉冉升起。听着广播里传来的新中国的国歌,我仿佛和祖国的人民心连心,沉浸于无限的喜悦。

      霓虹闪烁,我惊醒过来,咦?我的伙伴船夫呢?我居然变成了螺旋桨?我小心翼翼地尝试拍打水面,浪花四溢,仿佛跳跃的白色小鱼,都远远地逃向船尾。伴着喧闹和烟火,游轮上美食的香气扑面而来,刺激着我的味蕾。我仿佛看到了那还有些余热、冒着白气的上海小笼包,面皮是柔和的白,陈醋是清凉的褐。瞬时间,泥沙沉入水底,清风吹散浮云。我又唱着银铃般的歌声随波飘荡。

“沪”洞开

       不知又过了多久,顺着黄浦江向右迂曲,另一片天地赫然立在眼前,我贪婪地看着这新鲜的一切:岸旁,各色摩天大厦拔地而起,展露新姿。河上,数座跨江大桥贯通浦江,天堑变通途。这是浦东的开发开放,给在茫茫浦江中航行的我无尽的新鲜与视觉的盛飨。点点光芒,熠熠生辉,黄浦江畔,明珠屹立,我多想到东方明珠最高层啊!就这样看着中外的游客,满怀期待地进去,心满意足地出来。人们谈论着东方明珠的梦幻之旅,赞美着高科技的震撼……在不同的语言里,熟悉的名词频频出现:上海,上海,那座魅力四射的魔都。

       回望这沪上漂流记,喜悦的浪花翻涌而起。我知道,我是百年上海历史变迁的见证者,见证着这座小渔村的黑暗与奢华、革命与浪漫、开放与繁荣。但我不再骄傲了,因为我坚信,这个小渔村不是因为我而闪耀,而是一代代上海人,他们点燃了这座城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