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守一亩方田,静待一树花开
(摘自《教育家》2023年11月㈢)
作者:张春炬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使命,脚步匆匆地不断前行。曾几何时,我们开始渴望慢慢地走路,感受脚底与大地触碰的柔软;渴望静静地闭上双眼,用心体悟周围的温度。我们希望停下来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在匆忙的日子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这正如所谓的慢教育,既不是消极的躺平“摆烂”,又不是懒散的不思进取,而是学会爱上张弛有度这一符合自然规律的生命状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急功近利,是慢的艺术和智慧,是生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的变化是缓慢和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时的关注与规范。我非常喜欢《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中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正如卢梭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依照儿童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使儿童得到长远的发展。
让孩子慢下来,在自我建构中品味童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人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有它自身成长发育的规律。我们要做的首先是给孩子提供开放、自由、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自我发现、自我体验、自我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地认知、成长;其次是给孩子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慢慢地做事情、做自己。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面对差异,不要急于比较,不要被暂时的步调、不同的压力压倒。孩子需要得到充足的滋养和灌溉,他们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充满发展的可能性,能在各种游戏中趣味实践,品味童年。所以孩子,请你一定要慢慢来。
让教师慢下来,在倾听陪伴中静待花开。慢教育是顺应生命的幸福教育,在看似散漫闲适的步调下,强调生命的浸润和心灵的唤醒。我们需要给教育找一个生活的原点,一个探索的源头,一个快乐的场所。保持从容的心态,陪着孩子慢慢走,品味成长的快乐;保持宽容的心态,慢慢地让孩子在挫折中感受进步和成就。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好奇心下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与儿童展开高质量的师幼互动,让生活、游戏中的教育无处不在。幼儿园教师需要带上足够的童心与真诚,慢慢地听孩子讲述天真烂漫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发现广袤的世界,畅谈天空、大地与身边的科学,与孩子一起追梦、共享童年的美好。一朵花开需要一季,一树结果需要一年,万物生长有序,我们有等的责任。所以教师,请你一定要慢慢来。
让家长慢下来,在欣赏期盼中收获美好。《时间之书》中写道:“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坚强、最有爱的港湾,应给予孩子尊重、陪伴、支持,帮助孩子培养足够的信心、耐心和勇气。一是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与孩子一起承担成长过程中的风雨;用儿童的视角做父母,与孩子一起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二是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去选择;给孩子一些责任,让他去承担;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去面对;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去创造;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去探索。三是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带着欣赏的眼光激励孩子,以身示范。所以家长,请你一定要慢慢来。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慢教育则是双向奔赴的爱的坚持。家园携手与孩子共同在慢教育的沃野里自由成长,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