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园地】沉浮几度——《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沉浮几度——《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沉浮几度,星火燎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在中国,成千上万的青年已为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思想及其背后的动力都是坚不可摧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将会在一次次沉浮之后最终获得胜利!” 这是《红星照耀中国》的结尾,这本书记录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穿过国民党防线,进入华北红色区域后的所见所闻所思。也是这个暑假,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对自己经历的叙述。毛泽东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8岁时上学,父亲对他很严厉,他经常反抗,并且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了新式学堂,在那儿读了许多书。后来,他去长沙求学,因为缺钱最终选择去了师范学校上学,并在那时创立了“新民学会”。母亲去世后,毛泽东读了许多有关俄国的书籍,并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5年后,他发现了农民在革命中的地位。后来,国共合作破裂,红军在第五次“围剿”后进行了长征,并在遵义会议上选举毛泽东进入领导层。在他的领导下,红军最终突破重重包围,开创了陕西苏维埃。这些经历,充满了艰难困苦,但毛泽东始终保持着革命乐观精神,坚定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让人由衷佩服。

这本书还揭露了当时中国底层社会的艰苦。比如,在西北大饥荒期间,有300万人被活活饿死。有些人一个多月连粮食都吃不上,孩子们小手臂细如树枝,骨骼变形。在宁夏,捐税竟然多达30几项,如“商人税、养鸽税、房屋税、用盐税”,五花八门。有些区域70%的农民负债,60%的农民靠借粮生活。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应该很难真正体会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

而红军不一样,他们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废止征兵,取消之前的债务,没收土豪、地主的财产、土地,教人们识字,建立免费学校,给农民们分土地。在那个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混乱动荡的年代,红军能够打败国民党和那些残暴的军阀,建立新中国,是多么不容易,又是多么伟大。我想,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有着拯救中国的信念和持久坚持,才最终在苦难中孕育辉煌。

看完全书,我深深地感到,能够生活在新中国是多么的幸运。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走好我们这一代的新长征路。

 七(3)班  罗昊辰     指导老师:刘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