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讲述了一个顽强的人与地坛,和母亲的故事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是在史铁生的作品中对于地坛的描述。地坛,对于作者,像是一个在无事之时可以宁静思考亦或是回忆往事的地方,思考着生,思考着死,回忆着自己人生最灰暗的时刻母亲给予自己的安抚与鼓励。他的生活是艰难的,在大好年华残废了双腿,不能似常人般行走,跳跃,玩耍。仿佛在一夜之间,由巅峰坠入了谷底。那段时间,他一蹶不振,连脾气也变得暴躁非常。他的母亲的生活是隐忍而伟大的。照顾儿子的衣食住行,尽量不惹儿子生气,带儿子散心,安抚儿子的情绪。更有甚者,在自己病重的那段时间,都不曾告诉儿子一个字。瞒了儿子很久很久,直到她去世的那一天。他也是悔恨的,在最低谷的时间,他只顾自己发泄情绪,任性而为,而忽略了母亲的无助与艰难。“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母亲对儿子是关怀备至的。当他在地坛中想起这段往事,思绪万千。有对母亲的愧疚,有对自己的悔恨,更有对于生活重燃起的信心。这是母亲生前最大的企盼。
他顽强地与命运作抗争,最终击倒了命运,重新站了起来。
对于作者来说,地坛是放空思考的“世外桃源”
对于我们来说,书籍就是静心沉思的“秘密空间”
生活很累,很不容易,不论是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也会疲惫,也会想要找个地方藏起来,永远不用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很喜欢把自己埋在书里,边看书,边思考。读书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书的世界就像地坛,无人打扰,自在宁静。有空间思考回忆关于自己的事情。读书创造生活。首先要有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才能够明了究竟怎样活着才舒服,才有价值。
生与死,多么抽象的问题啊。谁又能解释生和死的意义呢?在史铁生的笔下,这个抽象的问题有了具象的解答。生,亦或是死,都不是最重要的。享受生命的过程,即使遭遇再大的挫折,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信心。他是一个文学家,文章里却多多少少带有些哲学的意味。他铿锵有力的文字里,传达出他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对于生活的信念:生活把握在自己手里,由自己决定。正如他自己,即使双腿残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生命的价值。“夕阳西下,仍有余温的阳光透过树间,圆形的光斑和婆娑的树影洒落在地上,优雅且宁静。”一个不经意的小场景,就透露着生活的美好。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就能活的明白,活的出彩!
八(5)班 吴禹彤指导教师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