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者
姓名
|
文章题目
|
内容摘要
|
出处
|
1
|
卢臻许
巧枝
|
过程评价驱动教学
促“教一学一评”一体化
|
以过程评价驱动的教学,能够改变传统流线型的教学形态,运用评价手段在评价节点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反作用力的涡流,使教学呈现螺旋发展的态势,真正提升教学效益。该评价手段的实质为即时教学问责,借助评价标准持续撬动的内在机制,促使“教一学一评”形成一个自我更正、自我完善的有机体,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3.11,P56-60
|
2
|
刘凤华
|
“一致性”应高于“一体化”——关于“教一学一评”的两个概念辨异
|
“教一学一评”的“一体化”与“一致性”有关联,亦有重要区别。如果教学环节残缺,宜提“一体化”;如果强调教学有效性、目标达成性,可提“一致性”。“一体化”是“一致性”的逻辑前提,达成了“一致性”,客观上已实现了“一体化”;而实现了“一体化”,未必是达成了“一致性”。“一体化”重“形”,“一致性”才是“神”,故
“一体化”应符合“一致性”的内在要求。
|
《语文教学通讯》2023.11,P16-18
|
3
|
程金燕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写作教学探究——以“写出人物的精神”为例
|
“教—学—评”一致性理念强调在教师教、学生学、对教与学效果的评价三者之间构建系统的对应和关联,有助于解决写作教学的四大问题:目标笼统,求全责备;读写脱节各自为政;主体错位,缺少参与;评价过度,缺乏激励。因此作者尝试将这一理念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探究这一理念在写作教学领域的实施路径。
|
《语文学习》2024.5,P63-68
|
4
|
廖旭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探究
|
本文首先归纳了“教学评一致性”的概念内涵,然后根据“教学评一致性”原则,探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实施路径。
|
《语文报.初中教研版》2024.5,P25-26
|
5
|
刘胜男
|
指向“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
——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例
|
“教一学一评”一致是学习任务群的内在要求。以素养目标统领“教”“学”“评”三要素,以任务驱动整合“教”“学”“评”三环节,以评价导向贯通“教”与“学”全过程。以指向“教一学一评”一致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为例,首先要叙写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群目标,其次要设置促进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最后要设计并开展评价引领的学习任务。
|
《语文教学通讯》2024.5,P20-23
|
6
|
陈斌
|
指向“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逆向教学设计探索——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例
|
从课程角度看,“教一学一评”三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支持。“逆向教学设计”是实现“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有力抓手,将“评”拆开、前置,用“教一评一学一评”的模式和“明确预期效果一确定合适评价标准一设计教学过程”来动态实现“教一学一评”的一体化。在“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用设计表达评价量表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进程,用评价来促学、促写作活动的开展。
|
《中学语文教学》2024.6,P29-32
|
7
|
颜广侠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写作教学策略
|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能使以学定教、以评促教等理念更好地落到实处。“教一学一评”一体化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为导向,精心选取写作教学的内容,创新写作教学的形式,设计多样化写作任务,为学生搭建新颖、多样的写作支架。
|
《语文世界》2024.6,P69-70
|
8
|
苏灿伟
|
“教—学一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古诗文阅读教学评价探究
|
在诗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学评价尚未真正入教师的“脑”,课堂依旧是“教”和“学”旗鼓相当,“评”势单力薄。从“古诗文字词句积累,重在诊断性评价”“古诗文字词义掌握,重在形成性评价”“古诗文内容理解,重在差异性评价”“古诗文阅读学习,重在质疑性评价”四个方面探究在古诗文阅读教学中践行“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理念的路径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6,P75-77
|
9
|
胡晔琳
|
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教学策略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让项目化学习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应秉持课程思维,将项目主题、驱动问题、任务活动和成果评价统领在项目目标下进行结构化设计。这一设计思路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对初中语文教师突破项目化学习教学难,点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文章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视角出发,从凝练学科核心概念,确定高迁移性项目目标,前置设计评价量规,建构多层次学习任务,展示多元性成果五个核心环节探讨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策略。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7,P23-26
|
10
|
张琪萱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古诗词教学
|
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指在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提高古诗词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
《语文世界》2024.9,P73-74
|
11
|
魏吉
|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思维结构化实践探索
|
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论证要合理”三个写作专题为样本,教师要运用结构化思维整合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形成写作的结构化思维,替代过去拆解分散的写作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以目标和评价引领教学体系的构建,运用分阶段的评价量表推进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12,P7-11
|
12
|
张后安
|
“学习抒情”习作单元“教习评改”一体化实践探索
|
情感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主观体验和情绪反应。“学习抒情”习作单元从内容真实、抒情适度、技巧多样三个维度提出要求,并提示情感表达要有载体和凭借。文章从情感表达客体化、形象化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直面内心,通过典型事物、场面、事件抒发情感,并借鉴经典例句,理解并练习多种抒情方式;提供写作支架和技巧帮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构筑语篇。最后通过评价量表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改,以锤炼语言表达。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12,P11-14
|
13
|
刘胜男
|
指向“教一学一评”一致的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例
|
“教一学一评”一致是学习任务群的内在要求。以素养目标统领“教”“学”“评”三要素,以任务驱动整合“教”“学”“评”三环节,以评价导向贯通“教”与“学”全过程。以指向“教一学一评”一致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为例,首先要叙写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群目标,其次要设置促进学习的表现性评价,最后要设计并开展评价引领的学习任务。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12,P15-18
|
14
|
王卓
|
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课后作业诊断与改进——以统编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为例
|
课程标准提出要以“核心素养”为纲,围绕此纲,教师应树立“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整体育人观念,做好“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把握好教、学、评的不同功能。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设计为例,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对课后作业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意见,进而提炼出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开展课后作业设计的要点。
|
《初中语文教与学》2024.12,P1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