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推荐】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读书荐书 八2班 陈易杨 区三等奖
202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暑期读书活动-读书荐书 八2班 陈易杨 区三等奖
《红星照耀中国》
忆往昔峥嵘岁月,风华正茂挥斥方道。在旧社会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那抹红色像烈焰炙热、夺目,照耀了中国。
1936年,作家斯诺不畏艰难险阻,深入中国西北,访问了一群“赤匪”,却发现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爱吃辣椒的领导人毛泽东,自尊负责的红小鬼,热情勇敢的战士,他们秉持着内心的初衷,去实现报负,一开始的“赤匪”形象被打破,于是斯诺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了红军不可战胜的战斗风格和改变世界的热情和力量。
手指轻轻的翻开这本革命历史的缩影,万里长征一幕幕浮现于我的眼前,透过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走进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看那硝烟战场万旗飘扬,听那锣鼓声声豪言壮语,感受那英勇无畏团结一致的红色革命。
纵观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那时的中国是绝望的中国,是令无数人心如死灰的中国,那时的人民,饱受侵略者的欺凌,无数华夏儿女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站了起来,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带领无数仁人志士走上了挽救中国的道路—-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书中,红军跋山涉水两万五千米长征,走荒地,过泥潭,渡湍流,爬雪山;吃树皮草根,饮泥浆血水。他们何曾惧怕流血和牺牲?只愿青山埋忠骨!部队进入草地,天气恶劣,行军艰难,缺衣少食,多少人从此长眠在此?但红军头顶红军,心系人民,他们不怕牺牲。红军翻越几十座大雪山,面对极端的自然环境,即使身体冷的瑟瑟发抖,但心中那颗必胜的信念,从未因此而熄灭,星星之火,在信念中燃烧,也在长征路上蔓延,创造出燎原之势。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红军中几百名十几岁的少年,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红小鬼。他们凭借着刚毅坚韧的精神,熬过了长征的艰苦,尽管他们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革命者以星星之火燎原,在不为人知的背后,向着目标奋斗拼搏。这一位又一位的优秀革命领袖,奋斗在前线如磐石般从未动摇屹立于新中国的顶峰。他们用那烈火般的情怀,燃起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热情。以那钢铁般的意志,斩去旧中国的病根。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被党的光辉历程深深折服,如今,国家强盛,繁荣正茂,却不曾想过这盛世的背后是鲜血的浇灌。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这美好的华夏,我们也不应落后,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同时我也会思考,这盛世圆满了吗?不,远远没有。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美国还在干涉我们国家的内政,加拿大还可以无故拘留中国人。这片繁荣之外,危机不断浮现…
这个崭新的时代,衣食无忧,国泰民安,但平静水面下的暗涌告诉我们,不能坐享其成,仍需奋斗拼搏。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当向先辈学习,拼尽全力实现中国梦。但我们常常抱怨作业难,嫌弃饭菜难吃,觉得生活乏味……却没想过那个没书读的年代,那个挨饿受冻的时代,那时的少年是多么坚韧不拔,顽强不屈,与他们相比,我们就像是瓷娃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不怕牺牲,不畏强敌的铁骨,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风骨,敢为人先,只争朝夕的傲骨,都是当代青年的不竭动力。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创造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们为榜样,始终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盛世,该由我们守护,少年之奋斗,中国之崛起。我们生于红旗之下,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昔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应有少年为新中国辉煌而奋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