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作者
姓名
|
文章题目
|
内容摘要
|
出处
|
1
|
张进
|
初中英语群文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阅读文章进行分类组文,让学生由一篇阅读走向多篇阅读,由单一阅读走向多样化阅读,由此可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英语学习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群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3,P48-60
|
2
|
罗少茜
张帅
|
基于英语写作测试样本分析的学科育人思考
|
写作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反映,更是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剖析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及品德教育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区域教育质量监测项目的测试数据,分析48份初中学生英语写作样卷,揭示学生在语用意识与语言礼仪、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尊重与自重、学习态度与兴趣以及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学与评价建议,以期为学生核心素养及品德教育提供启示。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4,P60-63
|
3
|
马建锋
|
例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着力点
|
写作能力是语言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可以比较集中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针对学生写作能力薄弱、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教师应将明晰写作思路、准确表达思想和训练学生思维作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写作教学中立足于思路、思想、思维三个层面,开展灵活多样的写作活动,加强写作技巧指导,发展学生的思维。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6,P24-28
|
4
|
赵嘉丽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实践初探
|
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能指导学生的习作,对写作技能的提升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写作评价方式还存在一些误区。须从写作教学的特,点出发,明确高效评价的特征;与此同时,制订评价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描述性评价。紧跟学生习作发展,利用“档案袋”对习作进行整理和跟踪,形成过程性评价。依托写作教学评价案例,从多个方面探析过程性写作评价的最佳途径。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6,P61-63
|
5
|
刘婉怡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搭建结构支架实践研究
|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发现,作文结构的布局一直被大部分学生忽略。作文结构的完整性不仅体现在整体语篇上,还体现在语义和句法方面。以衔接理论和结构教学理论为基础,写前引导学生剖析作文题、设计作文框架,写后修改语句,帮助学生有效搭建作文结构支架,使作文更连贯、更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7,P62-54
|
6
|
倪文娟
|
读后写作提高初中生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实践探究
|
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能力。文章结合实例,浅谈读后写作对初中生语篇理解能力的促进作用,并通过调查和访谈验证了这种教学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教师设计针对文本特点的读后写作形式,包括仿写、缩写、续写、自由写作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以及构思表达的能力。为了写作的规范性,教师也要作好相关铺垫,指导学生用“论证的一般结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教师需对文本进行创造性地使用,使其更有利于学生的准确阅读和读后写作。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8,P38-41
|
7
|
王蔷
|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
|
近年来,通过读写多维度关联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实践引起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但是很多教师对读与写的关系、读写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不少困惑。文章在探讨读写关系及其教学意义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提供了一些思路,并通过参考案例加以展示和说明。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10,P34-38
|
8
|
马建锋
|
英语写作反馈应处理好的五对关系
|
写作反馈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写作反馈也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写作反馈中,教师要把握反馈原则,选择合理的反馈形式,明确反馈重点,发挥学生的作用,重视反馈的效果,处理好写作反馈过程中的五对关系,以此提高写作反馈的效果。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10,P52-54
|
9
|
谭晓霞
|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
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写作救学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基于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语八、九年级教材,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仿写、续写、撰写评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通过扩写、合并简单句,翻译训练,合理运用修辞、思维导图、连接词、阅读积累等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10,P55-58
|
10
|
吉晨春
|
英语说明文概要写作中段落主题句的定位、提炼与转述
|
主题句在英语说明文概要写作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主题句是段落主旨所在,综合各段主题句可知全文大意。英语说明文概要写作可以借助说明文的篇章结构特点与段落展开方式,定位与提炼主题句,从词、句、语法以及释义的角度转述主题句,从而个性化地表达主旨。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11,P53-56
|
11
|
史煜
|
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及其评价
|
“读后续写”是结合阅读理解进行写作练习的一种方法,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写作资源建设和教师的有效指导,并加以动态互动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语言学习过程中语言理解与产出的协同效应,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0.12,P61-63
|
12
|
张冠文
|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过程体裁写作教学的实碳
|
过程体裁写作教学是综合的教学模式,汇聚了多种写作教学法的优势。教学分三个环节展开,范文分析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与内化相关体裁的体裁结构和语言特点,在独立写作环节学生构思、打草稿、写作成文,编辑修订环节涉及对作文的修改和评价。过程体栽写作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1.1,P50-54
|
13
|
吕敏敏
|
读写结合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戏探究
|
本文基于读写结合的视角提出了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即导入范文主题,激发学习兴趣;设置阅读任务,训练写作技巧;聚焦读写关联,设计写作任务;构建多元评价,优化写作技能。同时,本文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Task板块的写作教学为例进行实践探索,旨在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1.5,P27-31
|
14
|
王志强
|
充分发挥英语教材中写作教学活动的功能与作用
|
为什么英语听、说、读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往往成效显著,而写作教学却一直是“老大难”?笔者认为,这与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过于注重训练,疏于教学有很大关系。依托教材中体系化的写作活动进行英语写作教学,遵循语言输入与有效输出的基本语言学习规律,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改变写作教学无从下手这一困局的有效方式。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2.1,P26-29
|
15
|
杨立新
|
从时间状语的侯置分析英语敏事文写作的连贯性
|
时间状语的前置和后置由顺序象似性决定,应符合语篇“已知信息+新信息”的结构布局,凸显信息焦点。合理安排时间状语的位置能密切句子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有助于叙事语篇的框架构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安排时间状语的位置,以提高叙事语篇的写作效果。本文基于语篇功能中的主位述位理论,结合学生的英语作文,探讨在叙事文写作中时间状语的位置对语篇连贯性的影响。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6,P6-11
|
16
|
夏子
|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微写作”活动设计探究
|
基于迁移效应,学界提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微写作”的训练模式以促进读写结合。在篇幅“微”、时长“微”、立意“微”和评价标准“微”的设计理念下,教师要基于语篇的内容、语言风格、语篇形式、语篇情感、真实情境设计读后“微写作”活动,以此实现“教一学一评”一体化,促进学生深入阅读,增强写作信心,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升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2.8,P35-39
|
17
|
方露辉
|
基于写作力框架的初中英语单元读写教学策略与实践
|
基于写作力框架的单元读写教学试图解决初中英语读写课碎片化、浅表化的问题,其教学主要有四个阶段:在发现和组织想法阶段,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制订读写计划,练习修锌手法,内化语言知识;在个人写作阶段,教师搭建语言支架,分层指导写作,示范信息提取,指导学生完成写作;在修改阶段,教师指导写作评价策略,学生自评和互评后制定文章修改目标;在分享阶段,教师借助多样平台,丰富学生的展示形式。该框架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充分发挥读写的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持续发展。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8,P38-43
|
18
|
梁爽
|
读写结合视角下初中英语说明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和策略
|
目前在初中英语说明文读写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找准读写教学的结合点;写作任务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活动中缺少分析、运用、评价等活动;作文评改环节没有做到读写结合。本文从读写结合的视角,从语篇研读、写作任务设计、教学指导、作文讲评四个方面,结合教学案例探讨说明文写作的教学策略。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8,P49-54
|
19
|
罗之慧
王瑞
|
从初中英语写作语言得体性碳语用知识教学——以书信写作教学为例
|
本文分析了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不得体的原因,强调了语用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并结合邀请函写作教学实例,提出了语用知识教学的建议,即:提供多样化语篇输入,增强学生的语用感知和体验;注重文化知识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精选范文,在语篇分析中渗透语用知识教学;对比分析语用要素,构建结构化语用知识;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明晰写作任务与评价标准,使学生内化语用知识。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2.12,P33-37
|
20
|
韩存新
曾艺娟
|
中学生英语写作中态度立场副词的纵向研究
|
对比跨时代的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调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学生英语写作在态度立场副词的使用方面有何进步和问题。研究发现,当下中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态度立场副词在使用的数量和种类上都进步明显,在搭配上更加多样化,在使用位置上更加灵活。但是,两代学生都倾向于过多或过少地使用一些特定种类和个别的词语,使用位置主要集中在后位的趋势依旧。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2.12,P53-57
|
21
|
徐子凯
王颖婷
|
多模态视角下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
|
为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以多模态理论与读写结合理论为指导,开展了教学实践,探索了改善学生“读不透”“写不明”问题的疏通策略。在教学中,通过多模态刺激导入、设置以“读练结合”为特色的高频模态转换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精髓,积累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同时,多模态协同的输出任务创造了真实有趣的情境,为学生巩固并内化知识、实现有意义的语言产出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3.2,P22-25
|
22
|
徐使超
|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英语写作语言量化评价语料库应用方法
|
写作能力评价一直是外语能力评价的重点。文章基于写作相关核心素养目标,讨论运用信息化、数据化的语料库软件,对学生写作语言进行量化评价的方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实践。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3.2,P60-63
|
23
|
赵月君
孙静怡
|
运用名词化培养中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
|
名词化是构建概念语法隐喻的有力方式,在英语写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学生使用名词化进行写作的能力较低,文章质量不高。为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名词化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文章阐释了名词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背景,并举例分析名词化在英文写作中的四大语篇功能,最后提出运用名词化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途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名词化能使语篇简洁凝练、结构紧凑、逻辑严谨、精准客观,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恰当使用名词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
《中学外语教与学》2023.3,P55-58
|
24
|
方露辉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搭建的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
搭建写作支架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写作教学策略,但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支架的搭建存在内容不够丰富、与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不匹配、没有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写作方法的指导、评价缺少明确的修改建议等问题。本文分析了写作支架搭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优化支架搭建方法,提升支架的有效性和适切性,帮助学生持续提升写作能力。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4,P21-27
|
25
|
张泰刚
|
初中英语写作范文存在的问题分析
|
写作范文对学生学习写作知识、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的现象较为普遍,但相当一部分范文存在切题性不够、话题缺乏延续性、语篇结构缺失或模糊、衔接方式使用不当、忽视学生需求与特点等问题,语篇质量不高。本文结合中考英语写作试题参考答案部分提供的范文样例分析了上述问题,并对范文的选择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3.5,P61-65
|